-
2021-02-28
导读 本文要分享的知识点是关于物流网络(Networking),它是供应链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但同时又是很容易被企业“被动忽略”掉的部分,至于为什么叫“被动忽略”,会在文章结尾做简单解释。 以“网”之名 首先看一下上边这张图表,它是帮助我们了解、分析、评估和优化物流网络的核心理论基础。 横坐标“仓库数量”:代表企业物流网络中的仓库数量,这个仓库包括自己运营的仓库也可以包括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营的仓库。 纵坐标“总物流成本及循环时间”:代表企业在物流环节中的干线输送成本,仓库操作成本,仓库库存成本和仓库末端配送成本,同时又代表企业在物流网络中能实现的产品配送时效(可以定义成产品的循环时间) “产品循环时间”曲线:这条曲线解释了如果仓库的数量越多,仓库距离门店或消费者就越近,那么产品在仓库和门店或消费者之间的循环时间就越短,所以这条曲线是向下的,即仓库越多,产品循环时间越少。 “末端运输成本”曲线:这条曲线解释了从仓库到末端(门店或消费者)的运输成本是随着仓库数量的增多而降低的,假设末端的数量和位置不变,那么仓库越多,从仓库到末端的运输总体距离是减少的,也就是运输成本是降低的,所以这条曲线也是向下的,也就是仓库越多,仓库到末端的运输成本越少。 “库存持有成本”曲线:这条曲线估计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仓库越多需要存储的产品就越多,所以库存持有的成本就越高,因此这条曲线是向上的,也就是仓库数量越多库存成本也就越高。 “DC运作成本”曲线:这条曲线同样也很好理解,就是仓库数量越多,需要租赁和建设的费用就越高,需要投资的设备和操作人员就越多,自然DC(配送中心)的运作成本就越高,所以这条曲线也是向上的,也就是仓库数量越多,仓库的作业成本也越高。 “前端运输成本”曲线:这条曲线是指从工厂或码头或固定来源的前端供货方到达仓库的运输成本,曲线向上就说明从供货点到仓库的运输成本会随着仓库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假设我们1个工厂和1个仓库,从1个工厂到1个仓库运输的距离肯定比从1个工厂到2个仓库的运输距离要短,同时因为仓库还需要备安全库存,2个仓库的产品库存也要比1个仓库的要多,那么从工厂运输到2个仓库的量也增加了,所以,这条曲线也是仓库数量越多,前端的运输成本就越高。 “被动忽略” 以上几条曲线就是我们分析物流网络的基础,把所有成本曲线累积起来就是我们的物流“总成本”曲线。大家会看到它是一条“笑脸”曲线,在曲线的洼地就是我们需要追求的“综合物流成本最低和物流服务水平最优”的区间,我们帮助企业做供应链的物流网络分析和优化就是帮助企业找到这个“最优区间”。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问:“为什么分析的是一个区间,而不是追求那个总成本最低的点呢?”,原因是,不同的企业追求的解决方案及目标也不同,有些企业的确追求物流总成本最低,但是产品的循环时间并不是最快的,有些企业在物流成本区间内追求的是服务水平最高。 所以大家可以知道,一般企业的的物流总成本包括前段运输,仓库运营,仓库库存,末端配送等,其中前段运输和末端配送的成本占比都会超过50%以上,可见如果设计好一个合理的物流网络可以节约足够的物流成本来升级仓库的存储运营能力,从而又能降低仓库的运营成本和库存压力,这才是供应链管理的良性循环,从最开始的战略定位到之后的结构设计,最后才是项目实施,每一步都很重要。 最后来回答什么叫“被动忽略”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企业首先做的是拿地建仓,然后再去思考什么样的架构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这个仓库,最后才去思考如何为实现公司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添砖加瓦。也就是说,物流网络其实是最后被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提前被设计和优化的,也就是先有物流网络规划,还是先有仓库的问题,次序很重要。也正是目前市场存在的现象而导致很多公司及管理者被动地忽略了物流网络优化这个重要蓝图。 作者 | 汤普金斯 来源 | 汤普金斯亚洲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
2021-02-23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十二项具体任务。 一是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包括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完善测试评价方法和测试技术体系、研究混行交通监测和管控方法、持续推进行业科研能力建设等,引导创新主体围绕融合感知、车路交互、高精度时空服务、智能路侧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网络安全、测试方法和工具、混行交通管理等进行攻关,不断健全技术体系。 二是提升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等,推动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促进道路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运输管理和服务、交通管控系统等互联互通。 三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试点和示范应用。包括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载货运输服务、稳步推动自动驾驶客运出行服务、鼓励自动驾驶新业态发展等,鼓励按照从封闭场景到开放环境、从物流运输到客运出行的路径,深化技术试点示范。 四是健全适应自动驾驶的支撑体系。包括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加快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持续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主动应对由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衍生的安全问题,优化政策和标准供给,支持产业发展。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21-02-22
今日零点刚刚进行了本年度的第3次油价调整,为上涨调整,至此,成品油完成“7连涨”,2021年“3连涨”,具体为上调汽油275元/吨,柴油265元/吨,折合升计算为上涨油价0.22元/升-0.26元/升。 油价已涨,你加油了吗? 今天成品油已经开始上调,涨幅直接超过2毛,刷新最近一年来的新高,成为2020年以来最大的油价上涨。按照这个涨幅计算,今天加满50升的油箱将比昨天多花11元-13元。 国际油价方面,昨天原油价格创出接近一个月最大跌幅,而今天,美原油继续小幅下跌,下破60关口,目前交投于60美元附近。 下一次调整油价是涨是跌,让我们持续关注,此外,涨价后的最新油价已出,详情见下表~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新闻观察:多措并举降低物流成本、畅通经济循环 民生消费领域物流持续向好
2020-07-28
央视网消息: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物流是关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物流运行延续恢复态势,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消费领域物流持续向好。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23.4万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自一季度以来连续四个月收窄,物流需求总体接近去年正常水平。 具体来看,上半年,工业物流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加速回升,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发力,与一季度同比均为负增长相比,二季度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分别同比增长9.5%和9.8%。 上半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0.1%。在促消费政策、活动带动下,6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36.8%。 此外,进口物流需求量显著增长。主要货类中,大宗商品和重点农产品进口量均有所增加,进口大豆增加17.9%,进口猪肉增加1.4倍,进口牛肉增加42.9%。 从物流成本来看,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6.5万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个百分点。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显示,上半年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超过6成企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20%企业收入降幅超过50%。 针对物流业难点、痛点,国家已推出多项政策措施,优化“软环境”、提升“硬实力”,通过物流降成本降低其他行业成本、畅通整个经济循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再次提出,降低公路通行成本、降低铁路航空货运收费等减税降费措施。交通运输部表示,通过优化政务办事流程,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物流简证减费、提质增效,预计今年全年降低物流成本有望达到1300亿元以上。
新闻资讯
光至物流以“安全、快捷、准确、方便”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上一页
1
2
...
29
下一页